光绪是指1871年8月14日-1908年11月14日,光绪是指清德宗景皇帝爱新觉罗·载湉的年号,同治、光绪两朝,常被合称为“同光”,如同光体、同光中兴。
爱新觉罗·载湉,清朝第十一位皇帝、清军入关后第九位皇帝(1871年8月14日—1908年11月14日),在位期间始终使用年号“光绪”,起止时间1875年2月25日即位至1908年11月14日驾崩。
在位皇帝
爱新觉罗·载湉,清德宗,光绪皇帝,清朝第十一位皇帝。生于1871年8月14日,1875年2月25日登基,起初由慈安、慈禧两宫太后垂帘听政,光绪七年慈安太后逝世后由慈禧太后一宫独裁,直至光绪帝十八岁亲政,此后虽名义上归政于光绪帝,实际上大权仍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。
1908年12月2日,清朝最后一位皇帝爱新觉罗·溥仪登基,沿用“光绪”年号至1909年1月21日,次日为宣统元年正月初一日。
光绪是1875年至1908年。
光绪帝是清朝第11位,也是自入关以来的第九位皇帝,同时是中国最后一位有正式谥号及正式庙号的皇帝,1875年2月25日至1908年11月14日在位,年号“光绪”。
经历:
四岁即位,主少国疑,大臣未附,两宫太后姑允王大臣所请,依《太后垂帘章程》十一条,垂帘听政。
光绪七年(1881年),慈安太后驾崩,慈禧太后独自垂帘听政。
光绪帝一生受慈禧太后的控制,自小由翁同龢做他的老师,但慈禧太后规定翁同龢只能教孝经,更被李连英监视。朝廷大权在成年(1890年,20岁)后,人事任命权仍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。
光绪年间为1875年~1908年,指清朝光绪帝在位之年。清德宗,名爱新觉罗·载湉,是道光帝的第七子醇亲王奕寰的儿子,慈禧太后外甥。同治皇帝病死后继位。为清入关后第九帝,在位34年,公元1874年12月乙亥日登基为帝。第二年改年号为“光绪”。在位期间历经甲午战争失败,后极力支持维新派变法以图强,实行“戊戌变法”,但却受到保守派的反对,被慈禧太后幽禁在中南海瀛台。1908年载湉驾崩,庙号德宗。
光绪年间:即公元1875到公元1908年。
清德宗爱新觉罗·载湉(1871年8月14日—1908年11月14日),清朝第十一位皇帝,定都北京后的第九位皇帝,在位年号光绪,史称光绪帝。父亲醇亲王奕譞,生母叶赫那拉·婉贞为慈禧皇太后亲妹。在位三十四年。[1]
同治十三年十二月(1875年1月),被两宫皇太后立为帝,起初由慈安、慈禧两宫太后垂帘听政。光绪七年(1881年)慈安太后崩逝后由慈禧太后一人垂帘。光绪十五年(1889年),载湉亲政,此后虽名义上归政于光绪帝,实际上大权仍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。在载湉亲政后发生的中日甲午战争中,光绪帝极力主战,反对妥协,但终因朝廷腐败,而以清朝战败告终。痛定思痛,他极力支持维新派变法以图强,光绪二十四年(1898年),光绪帝实行“戊戌变法”,但却受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派的反对。光绪帝打算依靠袁世凯牵制住以慈禧太后为首的这一股势力,但反被袁世凯出卖,从此被慈禧太后幽禁在中南海瀛台。整个维新不过历时103天,故称“百日维新”。政变后大权再次落入慈禧太后手中,对外宣称光绪帝罹病不能理事,实将他幽禁于西苑瀛台,成为无枷之囚。
光绪三十四年(1908年)十一月十四日光绪帝暴崩,享年38岁,庙号德宗,谥号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。葬于清西陵之崇陵。
上一篇:医保卡怎么办理
下一篇:逻辑关系是什么意思例子
发表评论